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困境与实现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

2020-08-12

转载于北极星水处理网讯 :

摘要 :本文为化工废水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内容 。从“ 煤化工废水的含义 ”出发 ,着重探讨了目前我国实现零排放遭遇的困境 ,并以次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实现路径以及建议 。

近年来 ,我国的煤炭价格持续下降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背景是以煤制油和煤制气为代表 。为了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减缓对石油、天然气等众多资源的依赖,制取以及合成其他代替产品,成为煤化工产业中的主要项目。中国目前煤化工废水排放过程中 ,存在投资、成本、能耗都较高的现象,这是当下约束整个废水零排放方案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以上的研究结果 ,结合当前我国的煤化工企业现状 ,发现当前煤化工废水排放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难题 ,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1 、废水零排放的困境 

1 .1 、在非正常工况下水质波动大

根据当前现状能够知道,要完成高效低能生产就必须调整过去使用的相关参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工程示范环节依旧是煤化工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不仅如此影响废水的末端治理和回用还直接受到物料平衡、反应温度、压力等 各种不同因素的作用。就目前环境而言,废水只能直接输出到外界,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当前废水系统还不能完成达到回用水使用的标准,同时前端生产系统还 不够稳定。 

1 . 2 、水平衡难度大

要想真正完成废水零排放的要求,就必须针对废水展 开更多元化的处理,众多煤化工企业当前都把废水的综合 利用作为解决办法。部分企业为提升废水回用能力,已经 开始使用气化废水工艺,并将其运用到“浊循环”系统 中。然而,真正进行起来却并没有想象的容易,当前主体 生产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很差,这使得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循 环水的需求变化相对更大,要想真正强调平衡调度更难, 实现全部回用基本不可能。不仅如此,温度还是一些化工 企业的制约因素,如西北地区,冬季室外温度太低,影响 了循环水厂的补水量,各种困境仍然很难解决。 

1 . 3 、蒸发塘处理方面问题

自然蒸发塘相对于其他蒸发结晶方式而言代价较小, 所以众多企业都开始将重心由浓盐水的处理转向自然蒸发 塘方式。西北处在高原地区,全年降水量少,气候很干, 蒸发量相对更大。但西北地区具备其自身的优势,即利用 天然条件,建设蒸发塘,进而帮助浓盐水进行蒸发填晶工 作。单由于技术水平等不同因素带来的约束,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还有一些难以回用的废水和排出 的浓盐水,这些都是污染物,企业还没有想出解决这些的 方法。针对企业和环境来说,蒸发塘并没有真正完成废水 零排放工作。首先,在企业方面,那些难以利用的废水浓 盐水占用了土地资源;在环境方面,那些废水和浓盐水会 由地表渗入地下,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质污染,需要妥 善处理,免得造成二度污染。

2 、废水零排放的实现路径

2 . 1 、谨慎开展试点 

从一定程度上说,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存在较大风险且 耗资巨大,不适合进行大范围的开放式管理。因此要以国 家战略为框架,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废水零排放项目,着 重规范煤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对废水零排放不应该做强 制性要求。第一,严格把关。相关工作者针对各个不同的 项目都应该明确准入条件,并按照准入条件展开实施。第 二,若项目已经列入到我国定点煤化工项目中,则需要开 展比选网址工作,并将其建设在环境容量较大的区域。就 新试点废水零排放项目而言,必须针对进入标准严格进行 把控。第三,从环境评价、验收、监督管理以及后评价等 各个不同角度展开全过程强化管理,完善跟踪监控等重点 内容,抓好现有煤化工废水零排放项目试点工作。

2 . 2 、分类监管废水零排放项目 

目前中国的煤化工项目普遍都还是工业示范初级阶段,针对各个类型的煤化工项目应该采用不同方式展开分 析。建议将当前废水零排放项目按照具体生产工艺进行分 类,随即展开监督。因为工业化运行指标还需要进行验 证,同时也没有直接数据资料作为依据。我国将针对煤化 示范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处理。但大量技术还只是探索 阶段,没有实际考核内容为根本,因此根本不能对相关工 作展开预测,即使勉强完成预测,其结果也不一定准确。 因此即使实现达标排放,也不应该强制性要求企业完成废 水零排放目标。

2 . 3 、加快研究废水处理关键技术 

当前我国应该逐渐重视对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开 发。就煤化工废水处理而言,零排放是目前管理层面需要 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中的重中之重则是水的合理调动。因 此,煤化工企业要首先需要全面认识各装备用水要求,同 时增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合理使用各项技术,进而加 大水资源的后续利用。

3 、结束语 

我国当前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工作还有着大量难题,例 如成本、能耗以及风险技术都较高。除此之外,环境二次 污染也没有彻底解决,同时也几乎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零排放。因此相关行业应该将生产工艺前端作为基础, 进行科技上的提升,加强对水资源的使用量,同时增设废 水回用点,进而降低末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于此同 时,相关工作者也应该加强指导,严格控制项目实施的标 准,促进废水处理核心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何绪文 ,王春荣 . 新型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问题 与解决思路 [ J ] . 煤炭科学技术,2015,1 :120-124. [ 2 ] 纪钦洪,于广欣,张振家 . 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与综 合利用探讨 [J]. 水处理技术,2014,11 :8-12.

原标题: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困境与实现路径探索